随着神圣罗马帝国毫无征兆地卷入匈牙利战事,最先感觉到危机的是与之接壤的波兰,波兰的国王瞬间感受到了迫在眉睫的巨大威胁,其深知,神圣罗马帝国一旦在匈牙利得势,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就是自己。于是,波兰迅速且果断地采取行动,不但紧急下令将驻扎在匈牙利边境的驻军以最快速度靠往三国交界之处匈牙利的死活已经顾不上了,与此同时还把部署在北方沿海的重兵也一股脑儿地拉到了这个剑拔弩张的区域。
波兰的接到命令的将领士兵们脚步匆匆,行囊在背上颠簸,队伍扬起漫天尘土,一路向着三国交界的防线奔赴而去。
然而,鲁塞尼亚的处境却极为尴尬,满心忧虑却又力不从心。东北地区那大小共计 17 个势力,如同 17 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一直与鲁塞尼亚的边境冲突不断。这些势力或为了争夺土地,或为了抢夺资源,时常与鲁塞尼亚的军队发生摩擦。这种长期的纷争,如同绳索一般,紧紧地束缚住了鲁塞尼亚的手脚,使其大量兵力被牢牢牵制在东北边境,根本无法抽出兵力前往与神圣罗马帝国接壤的地方协助防御。鲁塞尼亚的统治者只能望着地图上与神圣罗马帝国相邻的边境线,无奈地叹息,眼睁睁看着局势一步步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此刻只希望自己在匈牙利的几万和波兰的重兵能化解这次神圣罗马帝国的危机。
在神圣罗马帝国的西侧,局势的变化如同戏剧般跌宕起伏。法兰西与英格兰这对宿敌,刚刚签订了停战协议签署了联盟协议,双方暂时放下了彼此之间的深仇大恨。当看到神圣罗马帝国深陷匈牙利的泥潭时,法兰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毫不犹豫地对神圣罗马帝国发起了进攻。法兰西的军队如同汹涌的潮水,朝着神圣罗马帝国的边境涌去。他们高举战旗,呐喊着口号。
英格兰在法兰西承诺了一系列诱人的好处后,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欲望,决定同意与法兰西结成联军,共同对神圣罗马帝国宣战。英格兰的舰队扬起风帆,士兵们整齐地排列在甲板上,向着神圣罗马帝国的海岸线进发。两国联军的行动,让神圣罗马帝国的西侧防线顿时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战云在这片区域迅速密布。
与此同时,在神圣罗马帝国接壤的北侧,丹麦也遭遇了灭顶之灾。丹麦原本与神圣罗马帝国签订有联盟合约,可当神圣罗马帝国悍然参战匈牙利后,一切都变了味。瑞典一直对丹麦的领土垂涎三尺,此时瞅准这个绝佳时机,如同一只饥饿的恶狼,对丹麦发动了疯狂的侵略。瑞典的军队如狂风般席卷而来,丹麦的边境防线在短时间内就被撕开了一道道口子。丹麦的百姓们在战火中四处奔逃,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
周边国家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扩张野心早有耳闻,如今看到它在匈牙利的所作所为,都心生恐惧,害怕自己成为下一个被其落井下石的牺牲品。于是,在神圣罗马帝国参战后仅仅一个星期,如同被触发的多米诺骨牌一般,周围国家纷纷行动起来。整个局势变得愈发错综复杂,仿佛一团乱麻,让人难以理清头绪。
与瑞典相邻的挪威,在权衡利弊之后,为了应对东北方九个势力小国可能带来的威胁,同时也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无奈之下选择与瑞典签署了停战协议,并结成联盟。挪威的使者们怀着忐忑的心情,与瑞典进行了艰苦的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这一举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欧地区原本微妙的势力平衡,让这片土地上的局势变得更加难以捉摸。
而塞尔柱帝国,在与拜占庭结成联盟后,国内却陷入了经济不景气的困境,社会矛盾也如雪球般越滚越大,逐渐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为了转移国内的压力,塞尔柱帝国的皇帝马利克沙一世决定孤注一掷,向东开战。这个决定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周边国家中激起了千层浪。与塞尔柱相邻的小国们,人人自危,仿佛世界末日即将来临。东侧大约 40 多个势力敏锐地察觉到了即将到来的巨大威胁,纷纷派出能言善辩的使者,四处奔走游说。他们穿梭于各个小国之间,试图联合起来,共同应对塞尔柱帝国的疯狂侵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新的势力联盟将会诞生,这片土地上的战火,也将因此而燃烧得更加猛烈。
在拜占庭安条克南侧,埃及和努比亚两个最大的势力及其周围十多个势力正陷入一场惨烈的混战之中。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士兵们在血泊中厮杀,百姓们在战火中流离失所。长期的战乱让各方都疲惫不堪,民生凋敝。于是,这些势力经过商议,决定派使者前往拜占庭,希望能与拜占庭结成联盟,并承诺两国互不侵犯。使者们带着忐忑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拜占庭的道路。
远在前线的孤岛收到信件后,深知这是一个改变局势的契机。他召集将领们,围坐在营帐中的地图前,仔细分析着当前的局势。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孤岛认为与埃及和努比亚及其周边势力联盟,既能减轻拜占庭南侧的压力,又能在这片混乱的局势中多一份助力。于是,他郑重地同意了两国的联盟请求。这一系列如同连锁反应般的局势变化,在这片广袤的大陆上掀起了惊涛骇浪,让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变得更加风云莫测,未来的走向充满了无尽的变数。
驻守在君士坦丁堡的使者,肩负着传递情报的重任,将拜占庭城内凭空出现银行这一重大消息,详细且周全地向塞尔柱帝国的君主马利克沙一世进行了传达。
马利克沙一世听闻此讯,心中波澜骤起。当得知自己的妹妹,那位身处拜占庭宫廷的皇后薇洛妮卡,竟被孤岛任命为工商银行的行长时,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迅速成形。他深知,这或许是一个改变帝国经济困境的契机,于是,他立即命人书信一封,言辞恳切又暗藏威严,向银行提出贷款 7000 万拜占庭币的请求。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换算过来,竟折合黄金 700 万两。为表诚意,他愿意以塞尔柱帝国的 20 座城池作为抵押物。
书信发出后,马利克沙一世便在塞尔柱帝国的宫殿中,焦急地等待着回音。而在君士坦丁堡,薇洛妮卡收到兄长的书信后,未及多想,也未向孤岛请示同意,便凭借着行长的权力直接应允了下来。她或许是出于对兄长的信任,又或许是被亲情冲昏了头脑,全然没意识到此举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